|
|
来源:广安日报 | 浏览量: | 【字体:大中小】 | 分享到: |
近年来,华蓥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5月27日,在华蓥市庆华镇黄桷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工人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加速推进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火热的施工场景。
“我们村以前存在一部分荒地,现在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原本高低不平的农田已规整四方,淤积的排水沟也已疏通修整。”庆华镇黄桷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登禄介绍说,目前正在进行水渠建设,让每块农田能灌能排,还可以实现机耕机播,方便耕种的同时又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据了解,华蓥市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任务为2.4万亩,核心区有2600亩,涉及两个镇11个村,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以及田间道路工程。
“目前核心区2600亩土地调形已全部完成,种上了水稻、蔬菜。接下来我们要进行部分基础设施的后期建设工作,包括建设作业路、机耕道、蓄水池、山坪塘等。”华蓥市农业农村局土肥站干部任盛勋说。
据悉,核心区项目去年12月开始动工,建设工期11个月,预计今年10月将全面完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弱的现状,提升农田抗灾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经过我们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亩产增加50至100公斤,每亩增加收入150元到200元。”任盛勋说。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近年来,华蓥市狠抓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对以往的中低产田进行改造,从而实现田网路网渠网相通,土地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目前,全市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
发展特色产业
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5月24日,在华蓥市阳和镇溢生特色草莓农场里,十几名工人正忙着拔草、松土、移栽苗木。过去,这里是一片撂荒地,杂草丛生。2020年,阳和镇充分发挥地理优势,积极对外招商引资,成功引进溢生特色草莓农场项目落户楼房沟村。
曾经的撂荒地,如今变成了“聚宝盆”。这里的草莓产业不仅促进该镇农业由数量农业向质量农业转变,有效解决土地撂荒问题,还吸引了当地100多名村民到农场务工。“我在这里已经工作了一年多,主要是拔拔草、松松土,每天可以挣60元。”村民吕加清说。
近年来,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阳和镇着力破解土地撂荒难题,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阳和镇特色产业的发展只是华蓥市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华蓥市按照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因地制宜在禄市镇、华龙街道、明月镇等地利用荒山荒坡、退矿复垦、撂荒地,发展起蜜梨、桃李、柑橘、枇杷等优质水果产业和海棠、紫薇、玫瑰、兰花等花木生态产业,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成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一幅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在华蓥市徐徐展开。(华蓥记者站 范青燕 敬澜弘 见习记者 文思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狗万manbet www.chengdulida.com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Reserved
网站标识码: 5116000002
主办单位:狗万manbet 办公室
网站联系电话:0826-2343100
蜀ICP备18036616号-1川公网安备 51160202511682号